竞技宝官方测速专注外加热回转窑、三炭(炭、炭黑、活性炭)设备以及大型回转窑制作
语言选择:繁體中文   ENGLISH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华能杨圩渔光互补项目调研:一曲黄梅调 “渔光”水含情

来源:竞技宝官方测速    发布时间:2024-04-08 12:25:53

  “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丢下一粒籽,发了一颗芽……”白云村村口播放着黄梅戏经典唱段《对花》,伴着明快的小调,我们穿过乡间的白墙黑瓦,千亩水域之上一排排湛蓝色的光伏板跃然眼前,闪烁着跳跃的光,倒真是有股接地气的热闹劲。

  在这水墨徽州一隅,老企业对上新能源,传统渔业对上新型光伏,丢下“渔光互补”的种子,发出了新能源新业态的芽。

  铜陵市陈瑶湖镇水网密度高,河沟纵横,湖沼广布,水域开阔,一方面,蕴藏了丰富的渔业资源,另一方面,为开展集中式光伏提供了绝佳位置。在这里,花凉亭水电公司建设了安徽分公司首个光伏项目——杨圩渔光互补电站。

  “最初我们担心鱼养不活。”在光伏板下养鱼,鱼塘承包商老唐还是第一次。不懂光伏,不懂发电,只懂养鱼,这让老唐心里没底。“是华能人牵线搭桥,让已经很成熟运作渔光互补的养殖户现身说法,打消了我的顾虑,接受这个上方光伏板发电、下方水域养殖的新模式。”冬去春来,老唐也更加确信当初的选择,鱼塘产量翻番,仅鲫鱼一种就增产40%。

  在新鲜出炉的水质监测报告上,记者看到化学需氧量、PH值、水质氨氮等多项指标都在监测范围内,“我们做示范工程,不能只管水上,不管水下。” 花凉亭水电公司总经理夏睿介绍,在项目建设之初,公司就确定了对水域的“集约化管理”。此前,杨圩渔业养殖主要靠散养,水质逐年恶化,项目建成后,公司将鱼塘整体转租给一家鱼塘承包商,采用传统投料养鱼的渔业养殖模式,使水质得以自然净化。“尤其在干旱时节,水位降低污染物浓度变大,我们及时给水域补水,当然,这也确保了巡检船的安全通航。”

  杨圩光伏电站占“水”面积1080亩,装机容量73.9兆瓦,据测算,年平均发电量可达8200多万千瓦时,节约标煤2.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6万吨,成为当地一道既有“钱景”又有“光景”的风景线点,杨圩光伏电站运维人员卜清晨和搭档尹格清已经驾驶着巡检船穿行于光伏板间,开启了一天的运维工作。项目投运以来,电站仅留两组共5人轮换值守。

  “影响光伏板出力的因素有很多,灰尘、遮挡物、高温,要求我们看数据说话。”结束每天的水上巡检,卜清晨要在主控室的屏幕前坐上几个小时,仔仔细细地观察5000多个光伏组串的数据变化和异常。

  卜清晨指着屏幕上的数据和记者说,“去年夏天发电高峰时段,我们得知逆变器出现自降额并网现象,连夜排查发现是光伏板出口电压偏低,导致电流过大、温度上升。我们调高出口电压,电流、温度果然降低,发电功率一下就上去了。”成功的技术改造,激发了运维人员精益求精的劲头,2022年7月、8月新能源光伏月度指标对标中,杨圩光伏电站月度可利用率达到100%,实现逆变器零故障,分别取得集团公司7、8月份新能源生产分析月报及千亿电量劳动竞赛对标排名第三、第一的好成绩,杨圩光伏运维班更获得“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双争双优’优秀班组”称号。

  花凉亭水电公司4台1万千瓦机组运行了40多年,以防洪、灌溉为主,发电为辅,惠及安徽太湖县一方百姓。如今,在青山绿水间转动的水轮机也要赶上时代的步伐,冲开老公司发展的束缚,改变“靠天吃饭”的境遇,开发新的“造血功能”。花凉亭水电公司热切的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我们考察了铜陵市周边五个乡镇,才锁定了杨圩渔光互补项目。”安徽分公司总经理马冰武心中不免担忧,彼时,正值全国光伏产业大发展时期,市场之间的竞争激烈,新能源补贴也已取消,项目做好了是“雪中送炭”,做不好是“雪上加霜”。

  新能源的路能不能走好?走起来才知道。2021年3月31日,杨圩渔光互补项目正式开工。面对新机遇,手握新项目,夏睿细细算了一笔经济账。

  “开工前,我们就在当时的价格低点一次性买入全部所需光伏板,每块板省2毛钱,仅这一项就为工程节省近1000万元。”

  “支撑光伏板的立桩也是‘造价控制’的必争之地,我们根据圩区整体水域条件,在确保安全稳定的情况下,科学缩短支撑光伏板的立桩,直接节省成本650万元。”

  在项目经理龚捷的手机里,还保留着基建高峰期,施工、管理、监工等300多人在现场忙碌的视频。他回忆,当时为了打消村民对“光伏板辐射”的偏见,项目组直接将当地青壮年吸纳为施工辅助劳动力,村里老年人在岸边组装螺丝和垫片,“看了、听了、参与了,村民对光伏有了深入了解,还有了一笔额外收入。”

  据测算,项目投产后第一年,利用小时数达1298小时,远超可研数据93小时,收益稳定,如今,花凉亭水电公司依旧“靠天吃饭”,不同的是,“水”与“光”的良性互补模式让老企业真正活了起来。

  1961年的技术指导、1963年的站长、1972年的项目经理、1967年的项目副经理、1969年的项目经理……在花凉亭水电公司,一线奋战的老职工不在少数。花凉亭水电公司的前身是有着30年历史的“安庆市花凉亭水电站”,2011年,安庆市人民政府将花凉亭水电站国有产权整体无偿划转给华能。根据划转协议,华能无偿接收了有全民编制的正式职工296人,时至今日,花凉亭水电公司有员工126人,50岁以上66人,30岁以下仅16人。

  “你明白我们水电站最大的成本是什么吗?是人力成本,占到80%。”夏睿和记者说,为了让职工“走出去”,公司做了不少努力,去巢湖电厂做输煤、脱硫,去兄弟单位风电场做运维,但都不是长久之计。

  职工想过好日子,公司想要效益,杨圩渔光互补项目触动了大家想要干成一番事业的决心。“但这么大的项目,几个月就要建成投产,谁都不敢迈出第一步。”51岁的龚捷是花凉亭水电公司原人资部主任,招不到项目经理,他干脆自己走马上任,成为跨界上岗第一人。“怕什么!我本身是水力工程专业出身,只要埋头去干,身后有公司做强大的后盾支撑。”

  项目刚建成,夏睿趁热打铁,带着班组长和有威望的老同志去现场,看项目、看住宿、看环境,“要让大家感受到一个现代化企业的样子。”

  不到一年的时间,职工从“不愿去”到“主动去”,如今,多数50岁以上职工都分布在已建、在建的多个新能源项目。老职工“稳”的优势也逐渐显露出来,“项目在距家200公里的村镇,一去就是一周,但我们的职工愿意‘走出去’,也‘呆得住’。”夏睿说,老职工遇上问题,不急不躁,学习新能源新知识虽用时比年轻人长,但稳扎稳打,工作保质保量。

  随着杨圩渔光互补示范工程的成功,花凉亭水电公司趁势而上,让“新能源+”遍地开花,陆续在周边区域开发了灰河项目、杨圩二期、安铜办复合光伏等“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电站,以及铜陵工商业分布式一期、皖西南户用光伏等屋顶光伏项目。

  当下,新能源项目正成为安徽分公司规模提升的主要板块,也是利润增长的重要来源,自主开发与合作开发相结合、集中式开发与分散分布式开发相结合,新能源发展方式百花齐放,绿色转型发展之路才起步。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人:李经理

手机:18939509384

电话:0371-60183257

邮箱:vip@tddry.com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